手机版网站


微信公众号


   
企业入会
Initiation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广西大锰建矿60周年创新创业发展纪实
来源: | 作者:彭陈伟—广西大锰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3-05-23 | 40 次浏览: | 分享到:

        “锰”,是人类生活必需的微量矿物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既是炼钢必不可少的成分,又是合金制造、化工、农业、电池、医药等产业的常见成分。

        广西大锰锰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西大锰)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内提供高品质锰矿而不懈努力,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广西大新县下雷锰矿(位于大新县西南部,距下雷镇1.5公里),该锰矿至今仍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沉积锰矿区。
        广西大锰的前世今生
        ■大炼钢铁时期发现大新锰矿
        1958年,全国掀起大炼钢铁浪潮。广西大新县下雷镇逐峺村党支部书记赵承祥,作为本村大炼钢铁的总指挥,看着当地一种很特别的石头,颜色黑褐,有的还闪着金属的光泽,他带领社员们起高炉捡这种石头来炼钢,但就是炼不出铁来。他感觉不对头,便背了一筐矿石来到南宁,请南宁地质第四大队给他们做化验。化验结果出来了,原来他们炼的矿石不是铁矿石,而是国家更缺乏的锰矿石。
        ■1959年,国家决定成立广西锰矿公司统一管理广西锰矿的生产建设
        广西大新县下雷锰矿等锰矿山的发现,引起国家和自治区的高度重视。1958年12月—1961年5月期间,南宁专署地质局903地质队对该矿区进行地质普查,提交了“中间性勘探报告”。1959年10月成立桂南锰矿,属县办矿山。10月11日,第一批矿工开进了矿区,破了第一镐土,搭了第一个棚,开了第一顿伙,开矿了。
图片1  1959年10月11日,第一批12名“开矿先锋”进入矿山,这是其中的5位老矿工
        当时条件特别艰苦,一穷二白,首批开矿先锋的装备“三大件”是一把砍刀、一柄锄头、一只竹筐。翻开大新锰矿1960年的工作总结,纸质脆弱泛黄,但里面处处闪烁的艰苦创业精神,着实催人泪目——
        基建工作......今年基建主要解决工人宿含和生活用房。我们本着自力更生,勤俭办企业的精神,木料自己砍,茅草自己割,石灰自己烧,施工自己做。建设工人宿舍1280平方米,食堂用房272平方米,总投资1552元。县财政拨给基建费用3万元,节约上交28448元。
        农副业生产。为了响应党的“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我矿今年在做好锰矿的基础上利用空隙时间,采取义务劳动的办法,种植农作物和蔬菜,今年收入玉米250斤,干木薯380斤,红薯2400斤,花生170斤,蔬菜45000斤,全年有8个月青莱自给。另外,养有耕牛11头,猪15头,鸭105只,鸡123只,羊3只。改善了职工生活......
        ■1963年,正式成立大新锰矿
        1963年元旦“大新县下雷锰矿”正式改名为广西大新锰矿,后来就把这一天确定为大新锰矿的生日。1966年2月,根据冶金部的批复,大新锰矿改名为“中南锰矿公司桂南锰矿”。1971年9月,桂南锰矿复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锰矿”。
图片2 建于1964年的广西大新锰矿旧矿办公楼
图片3  1973年1月大新锰矿召开党代会
         ■2001年,成立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
        2001年6月28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以大新锰矿为核心企业改制而成的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成立。
图片4  2005年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和自治区主席陆兵共同为中信大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揭牌
        ■2006年,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并购整合了广西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1937年的梧州新华电池厂,已有86年的发展历史,创造了中国电池行业的著名民族品牌,至今继续发挥品牌荣光,为打造“百年老店”而努力奋斗。
图片5 大锰集团下属梧州新华电池系列产品
        ■2010年后,陆续取得了南非三个锰矿山的采矿权,实现了再造一个广西大锰的飞跃。
        按照自治区关于再造一个广西大锰的要求,广西大锰于2010年至2015年间,先后通过股权收购、接收抵债资产的方式,先后取得了南非BISHOP矿山、PALING矿山、LOMOTENG矿山的采矿权。至此,广西大锰在南非拥有了3座锰矿的矿产资源。
图片6  大锰集团下属南非BISHOP矿山堆矿场
图片7 大锰集团下属南非LIDINO公司LOMOTENG矿山生产现场
        ■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收购靖西县远大锰业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靖西县大锰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5年5月19日收购原靖西县大西南锰业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10月合并了靖西县大锰新材料有限公司和靖西县大西南锰业有限公司并更名为“靖西市大西南锰业有限公司”。
图片8  大锰集团下属靖西大西南公司生产车间
        ■广西大锰锰业有限公司2015年7月整体并入广西铁路投资集团,同年10月更名为广西大锰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9月,广西交投集团和广西铁投集团进行战略性重组,广西大锰成为广西交投集团的二级子公司,成为广西交投集团大家庭的一员。
        广西的大锰,世界的大锰
        60年来,一代又一代大锰人用青春和汗水开创了大锰的光辉历史和辉煌事业。经过60年的不断创新创业,广西大锰已发展成为集国内外锰矿采选及冶炼加工、电池制造、投资运营及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拥有国内外锰矿资源储量达2.78亿吨,成为世界锰行业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之一。公司业务遍布新加坡、南非等国家和国内的众多锰加工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在南非拥有的BISHOP、PALING、LOMOTENG三座锰矿山,锰精矿年产量达120万吨,位居中国海外锰企业前列。广西大锰旗下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新华牌电池,90%产品销售往非洲,在非洲久负盛名。
        特别是2018年以来,在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截至2022年底,广西大锰资产总额增长了18.87亿元(含托管企业),增长率为37.3%;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60.94亿元,利润总额4.93亿元。所属南非BISHOP、LOMOTENG矿山稳产并运回国内锰矿约600万吨,改善了国内高铁锰矿石品位偏低的局面,保障了国内冶金行业的原料需求,确保运回国内的高铁锰矿维持在相对稳定的价格,为中国的钢铁工业作出了大锰贡献。
        新起点 新征程
        今年是广西大锰前身即大新锰矿建矿六十周年。2023年5月15日,大锰集团投资建设的广西国际锰业大厦(建设面积约7.3万平方米、楼高99.9米)正式揭牌,为大锰推动锰矿行业向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片9 广西国际锰业大厦揭牌
        大锰人勇毅前行六十年来,经历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及改革开放的洗礼,经历了隶属关系的多次变化和行业发展的多次洗牌,如今广西大锰已发展成为跨国锰业集团,每年向全球市场供应超过120万吨优质锰精矿,和众多合金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广泛的好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翻开广西大锰60年发展史,这是一部大锰人艰苦奋斗、创新创业的历史,是几代大锰人牢记初心使命,持续锐意进取的历史,是广西大锰逐步成为最值得信赖的锰矿供应商的历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在回顾历史中体验大锰的来之不易,守正创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南非锰矿资源开发建设,力争到2025年实现锰矿石产量180万吨,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大锰力量。
        作者:彭陈伟
        单位:广西大锰锰业集团有限公司